“我每天送孫子上學后,就會到養老中心,和老伙伴們一起唱歌跳舞。現在的生活充實又快樂。”2月26日,銀川市金鳳區滿城北街街道彩虹灣社區居民張麗萍說。
“能得到居民認可,我打心底里高興。自從皮影館、運動之家等陣地建成,不少居民反饋幸福感提升,我備受鼓舞。”彩虹灣社區黨委書記張玉杰說。
近年來,彩虹灣社區以“開放式、一站式、共享式、綜合性”服務為原則,聚焦居民美好生活需要,進一步健全黨群服務中心服務陣地,傾心打造了獨具特色的社區食堂、養老中心等,構建更便捷溫暖的“彩虹家”。
為讓居民感受到“彩虹家”的溫暖,社區聯合共駐共建單位、物業公司、黨員、熱心居民等組建“彩虹有約”志愿服務隊,開展安全宣傳、上門義診等志愿服務活動。“阿姨,我們來啦,這周身體咋樣?有啥需要幫忙的?”2月25日,社區網格員韓婷邊和李月霞老人打招呼,邊把手里的菜和日用品放在廚房。
“我這身體還是老毛病,每次都麻煩你們,辛苦了。”李月霞說。李月霞患有類風濕行動不便,兒子又在外地當兵,“彩虹有約”志愿者便成了她的貼心人。
“小區里沒地方停放電動車,充電樁也不夠,實在是太不方便了。”近日,張玉杰在小區網格群里看到居民抱怨。經過了解,樂想天誠小區在5號樓負一層設有充電樁,但充電空間狹小。彩虹灣社區召開了“灣里說事”民主協商議事會,與物業公司和居民代表溝通討論。近日,5號樓負一層的充電樁被拆除,改為在5號樓地面安裝了30個充電樁。
“我們的目標就是不斷完善‘生活圈’,把彩虹灣社區打造成‘彩虹之家’,讓居民的幸福生活在這里持續升溫。”張玉杰說。(記者 楊超)